双循环系列5:中国“十四五”对外资企业意味着什么

贸易及经济
双循环系列5:中国“十四五”对外资企业意味着什么

“十四五”规划划重点

1. 双循环战略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道路

根据“十四五”规划,“双循环”战略将是未来五年及之后中国发展的关键方向。中国将努力构建以国内市场为增长基础,外部市场为补充的新的增长模式。中国将通过刺激内需,增加和升级消费,以及进一步投资技术和创新领域,增强国内经济实力。同时,中国还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营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境外投资。

2. 科技自主,重中之重

“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也是科技独立自主首次在国家发展规划中被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此外,中国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创新置于其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位置。

我们认为,对技术自力更生和创新的高度重视表明,在中美脱钩的大趋势下,中国已经做好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的准备。随着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日益严格的制裁,包括禁止大型中国科技公司购买美国技术和零部件,中国的技术进步努力迫在眉睫。

3. 发展壮大国内消费市场

中国的目标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为了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中国将继续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扩大内需。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

4.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首次没有为2021-2025年设定具体的增长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五年内的年度GDP增长目标,并将同比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为“6%以上”。

取消“十四五”规划中的增长目标表明,未来五年中国将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放在优先位置。这也为中国政府应对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5. 中国进一步致力于环境保护及人民福利

尽管取消了经济增长目标,但“十四五”规划强调了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指标,符合中国政府改善环境和民生的使命。

中国的目标是在促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十四五”规划包含关于节能、碳排放、空气质量、水质,以及森林覆盖率的“約束性”指标。例如,“十四五”规划关于控制碳排放的规定与中国最近宣布的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要求相呼应。

中国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创造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教育和公共卫生之类的公共服务体系。

对外企的意义

1. 中国的稳定增长继续创造商机

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及以后,中国将继续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施行发展本国技术,助力创新,扩大消费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也将助力中国长期增长,并使中国经济变得更富韧性。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仍然为所有寻求长期业务增长的外国公司提供了最佳机会。

2. “双循环”战略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在“双循环”战略下,中国将着力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随着“双循环”战略和其他鼓励消费政策的实施,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中国的增长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的驱动,外国企业将发掘出新的业务增长点,尤其是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更高端和高价值产品和服务。

3. 营商环境改善将有利于业务增长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建立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这种营商环境应建立在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受法律约束并符合国际标准。中国将采用“竞争中立”原则,平等对待所有类型的市场主体。同时中国还将改善产权制度。

通过建立基于规则的营商环境,中国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外国企业将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享有更平等的待遇和更完善的法律保护。

4. 创新和数字化进步将为外国企业提供机会

创新和数字化是中国当前发展计划的核心。中国将利用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来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未来几年,中国预计将在数字经济、工业数字化、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以及人工智能领域推出更多优惠政策并大举投资。这就为那些创新驱动型和数字原生型的外企提供了在中国建立和发展业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