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攜手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隆重推出《2023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這也是該系列報告發布的第20年。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政府將會加大力度推行更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此外,隨著近日中國內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寬,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有望在本年首季度末恢復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加上隨之而來的整體消費復甦,經濟將進一步反彈。利豐研究中心預測,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將分別達到5%及6-7%。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包括實體零售和餐飲業在內的多個行業在過去一年遭受了重重挑戰。但政府自去年11月開始逐步放寬了疫情相關限制,並推出多項消費刺激政策,我們認為這些舉措都將鼓勵消費者的外出消費行為,恢復和擴大消費信心。
過去一年間,內地政府採取了各類政策措施刺激消費,以促進商業市場復甦、提振市場信心。包括推出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和暫緩社會保險費繳納等舉措來減輕企業負擔。同時,政府還特別向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餐飲、零售和旅遊等服務業企業提供重點支援。
此外,去年10月舉行的二十大會議提出,中國將繼續推動高品質發展,擴大內需,助力消費市場的長期可續增長。而會議提出的鄉村振興和建設全國統一市場戰略,將進一步加快經濟復甦——前者能有效帶動農民增收,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後者對建設現代化流通網路的強調,則有助於降低社會流通成本。
報告還指出,綠色消費和體驗式消費將成為2023年零售行業的兩大焦點趨勢。在政府和相關商務部門的努力下,綠色消費正逐漸成為新常態。中國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增強,年輕人成為綠色消費的主力軍。另外,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旅遊、餐飲、夜生活等體驗式消費。露營經濟、寵物經濟、悅己經濟、國潮國貨經濟、藝術文創消費和生活方式品牌等均取得快速增長,並持續引領新消費發展。
另外,數碼化轉型成為消費領域的新趨勢,消費企業正加快應用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數碼技術,推動線上購物體系的完善和消費升級。展望2023年,數碼化工具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將不斷增加,從而進一步提高消費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另一方面,消費者期望獲得無縫和沉浸式購物體驗,這也意味著採用全渠道零售戰略將是零售商的致勝關鍵。
行業之前的數碼化應用主要集中在渠道拓展、自有平台建設、全渠道行銷和流量運營等供應鏈下游環節。未來,企業將在重塑生產、物流、倉儲、零售等其他環節進行數碼化,以提升供應鏈效率。與此同時,數碼化變革也加速了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發展,即時零售的興起便是零售新業態的典型代表:該模式能夠讓消費者在線上平台下單,實體店則在30至60分鐘內配送上門。
除以上分析,報告還對2023年作出以下十大熱點預測:
熱點一: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流通業深遠變革,現代流通體系深度聯動商業高質量發展
熱點二:促消費政策效應加快釋放,消費品市場期待趨穩復甦
熱點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現代流通體系支撐要素商品高效流動
熱點四:疫情反復促使商業企業策略轉變,政府紓困和企業自救需齊頭並進
熱點五:平台經濟趨向公平規範有序,線上零售尋求突破與亮點
熱點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商業創新精彩紛呈
熱點七:流通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綠色商業綠色消費漸成主流
熱點八:餐飲業復甦基礎尚需鞏固,轉型升級謀求發展新機遇
熱點九:農產品市場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國式農產品現代化流通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熱點十:商貿物流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全面升級
如欲了解過往發表的十大熱點,請按這裡。
詳細內容見完整報告(英文版)。